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中醫經絡按摩,中醫經絡簡介

中醫經絡按摩,中醫經絡簡介

一、中醫經絡簡介
  經絡療法可達到醫療效果,有病治病,無病防病的療效。中醫經絡養生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,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,採取針、灸、推拿、按摩、導引等方式,達到梳理經絡、調和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,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。
  《黃帝內經》載:「經脈者,人之所以生,病之所以成,人之所以治,病之所以起。」並有「決生死,處百病,調虛實,不可不通」的特徵。
  中醫經絡養生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,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,採取針、灸、推拿、按摩、導引等方式,達到梳理經絡、調和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,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。
  中醫經絡養生療法與普通的療法區別於:第一,從手法上,普通的洗腳、按摩治療只能到達皮、脈、肉,而經絡療法則可在此基礎上深入到達筋、骨層;第二,從療效上,普通的按摩只能達到放鬆效果,而經絡療法則可達到醫療效果,有病治病,無病防病。
二、中醫經絡按摩
  一般中醫藥養生三步曲是:“食療養生、經絡養生、中藥養生”,從而達到:“天人合一、陰陽平衡、五臟調和、氣血通暢”的四大功效。
  1、 按摩四總穴-解決大部分問題
  操作: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、 窩中間的委中穴、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,還有雙手虎*叉、食指所壓處的列缺穴,每個穴位按3分鐘,以微感酸脹為度。
  評語:中醫經絡養生專家指出這四個穴位是人體分別對應臉部、口腔、頭頸、腹部、腰背的總穴,權限覆蓋大部分器官和部位,所以人體的大部分問題,都需要這四穴來研究解決。
  2、 輕揉耳輪-打通腎氣
  操作:雙手握空拳,以拇指、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一分鐘,直至耳輪充血發熱。
  評語:中醫經絡養生專家指出全身精氣由各器官收集之後,都交給腎來保存,腎開竅於耳,耳朵上又佈滿全身的穴位,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腎,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。
  3、 三種中藥沐浴-潤滑經絡
  操作: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,煮上一鍋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,不妨再加3滴紅花油。
  4、 梳頭百遍-促進頭部血流
  操作:用手指或梳子從額前至枕後,從兩側女用催情藥 男性壯陽藥 昏迷迷幻藥 延時持久液 增粗增大丸 春藥專賣店 春藥案例 催情藥推薦 壯陽藥推薦  昏迷藥推薦 持久液推薦 增大丸推薦 熱銷春藥 春藥售後 尋找春藥 日本春藥 韓國春藥 歐美春藥 春藥原理的顳部至頭頂進行“梳頭”,每回50~100次,以早晨起來後為梳頭的最佳時間。古時候被稱為「櫛發」。
  評語:中醫經絡養生專家指出人體的各條經絡都匯聚於頭部,梳頭時要經過眉沖、通天、百會、印堂、玉枕、風池等近50個穴位,使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針灸同樣的刺激,達到促進頭皮血液循環、疏通經絡的功效。
三、中醫經絡按摩常用穴位
  1、三陰交
  在小腿部內側內踝高點上三寸,脛骨內側後緣,為主治婦科病常用穴。婦女由於月經、胎產、哺乳等,以血為用,又易耗血,因此,情緒易於激動,肝氣容易鬱滯,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態。三陰交能疏離肝脾養血,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規則、崩漏、經痛、經閉、帶下、產後腹痛、習慣性流產、乳汁缺乏等。每日按揉50~100次,以有酸脹感為宜。
  2、足三里
  它位於小腿的外側,膝蓋骨斜下方。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的重要穴位,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患,例如表淺性胃炎、糜爛性胃炎、萎縮性胃炎、腸炎等疾病,一旦有胃痛、胃脹、反酸、燒心、呃逆、便秘、洩瀉等症狀,都可以按足三里穴位來進行保健。具體操作方法是每日按揉50~100次,以有酸脹感為最佳。
  3、湧泉
  在足心凹陷處。平時按揉有助於治療咽喉腫痛、頭痛、眩暈、高血壓等。由於此處最敏感,刺激後有開竅蘇厥、回陽醒腦的特殊功效,若發現有人猝然昏倒、不省人事,可給予該穴位強刺激,按揉50~100次。
  4.關元穴
  它位於肚臍下三寸,是“男子藏精,女子蓄血之處”,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泌尿、生殖系統等疾病,例如不孕不育、閉經、遺尿、陽痿、洩瀉、帶下、產後腹痛等。也可以用擦法,以透熱為度,每天1~2次;或可以艾灸,每次10~15分鐘,每天1次。
  5、膻中穴
  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,胸骨之上,屬於任脈,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,此外,一身宗氣也匯合於此穴。膻中有理氣開胸、降氣通絡之功,多用於治療心悸、氣短、胸悶、胸痛、乳房增生、咳嗽、氣喘等心肺疾病。可用掌根來回摩擦,以透熱為度。
  以上就是關於中醫經絡按摩穴位有哪些的介紹,這在平時進行養生保健的時候特別重要,一般我們不但要找準穴位,而且還要注意按摩時的手法和力道,這也是最重要的,另外調理身體的方法也很多,我們要注意依照自己身體的狀況來進行。
四、中醫經絡按摩保健方法
  大部分家庭自我按摩只能達到放鬆肌肉的目的,因為普通按摩的手法只能使力量達到皮層和肌肉,而經絡按摩運用的彈指手法、力度運用,則可以達到筋骨層,這樣才能真正疏通經絡,保健養生。
  1.感冒:雙手按提風池穴
  中醫認為,感冒是因風邪入侵人體的經絡,它尤其喜歡堵在風池穴。
  先取風池穴。它位於頸部,在枕骨之下。劉源林介紹,市民可以用手在頸部摸索,感到兩骨之間有凹陷處即是。
  方法:雙手的大拇指按著左右兩處的風池穴用力向下壓,接著拇指向上提,每次按1~2分鐘。
  2、落枕:左右手揉捏脖子
  落枕是入睡時並無症狀,但是早晨起床後卻感到頸部明顯酸痛或行動受限。除了睡姿不能長時間頭部側偏外,還應注意保護頸部不會被冷氣直接吹到,否則頸背部氣血凝滯,筋絡阻斷,就會落枕。預防和緩解落枕可以做以下經絡按摩,調整氣血。
  方法:先用一邊手橫著覆蓋頸部,春藥專賣店春藥春藥 春藥好處 春藥優點 春藥心得分享 春藥發佈 春藥推薦 春藥用法 春藥原理 春藥犯法嗎藥局  春藥哪裡買 春藥成分 春藥效果 春藥原理 正品春藥 春藥注意事項 春藥無效 春藥副作用運用五指的力量先向下按壓後再往手背方向,沿著脖子撥揉1分鐘;換另一隻手再重複上述動作。或按手上的落枕穴,該穴位位於手背上的食指和中指骨之間。
  3.陽氣不足:逆經絡向上搓背部
  夏日炎熱,每個人不可避免地會吹涼風、喝冷飲。中醫認為,過食寒涼會傷及陽氣,陽氣不足時不僅人無精打采,還可能使病邪趁虛而入。經絡按摩保健時,可以從腰部往上來回搓背部以增補陽氣。中醫認為,逆經絡走向是「補」法。
  在大部分的眼裡真就看似很簡單,但實際上這裡面是有大學問的,學會了一套針灸不僅僅整個過程都很複雜,而且,還要找對正確的穴位,避免錯了穴位扎到了經絡,神經那麼嚴重的就會發生了,所以想針灸還是要透過專業的手段學習才可以進行。
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